您现在的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教育教学>> 论文集锦>> 语文学科>>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朗读能力培养

    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朗读  感受乐趣   设计环节  朗读指导  朗读训练  提升热情  激活教学  打下基础

     

    正文: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中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低年级课文阅读内容符合儿童阅读心理特点,注重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体验。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及儿歌、童谣和古诗是小学低年级阅读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具备句式简洁,富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定的重复回旋的语句,充满情趣,富有情节变化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可以将自己融入其中并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

    一、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着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正式开始,让学生逐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至关重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在拓展,这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快乐的时候。阅读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也提供了挥洒自由与快乐的场合与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从开始上学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跟随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思路与理解,照搬别人的东西,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也由此而快速地发展。小学低年级段的阅读教学应是从朗读开始的,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以清晰响亮的声音,用正确标准的普通话把课文有感情地读出来。通过朗读,可以把文字透彻地表达,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学生透过朗读可以增加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并且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一年级孩子从一开始读书时的指读,到不动手指的朗读,再到二年级的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孩子的阅读能力是逐步培养的。教师和教材应为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自觉投入其中,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去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乐趣,每位学生获得的乐趣可能不同,带有个性化的色彩,不同乐趣的汇集与相互碰撞,必然丰富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乐趣,也可能激发和产生更多的乐趣。在开始培养学生阅读的时候,学生阅读乐趣比对于阅读后认知的结论更重要,只有学生喜欢阅读,其他的事情才会迎刃而解,小学低年级段孩子阅读乐趣的获得应该成为评价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阅读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设计朗读环节。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也是学习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力。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故事、问题、一段谈话、甚至是一首歌、一幅画、一段音乐、一段录像、实物等导入,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池塘边的叫声》导言:“小朋友,每当太阳落山时,池塘边就传来一阵阵响亮的叫声。这是谁在叫呢?他为什么要叫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池塘边的叫声》。”又如:《妈妈的爱》可以用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瀑布》可用一段瀑布录像导入。低年级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利用挂图、插图、剪贴画激发学生情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朗读效果。如在教《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在深入领会第二自然段之后,我不失时机地出示课文插图,问:图中有哪些人?哪个是毛主席?毛主席正在干什么?乡亲们的表情怎样?老奶奶像在跟主席说什么?这下子学生可来了兴趣,,有的说:“老奶奶激动地说:主席,你真是太好了,你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有的说:“主席,我们沙洲坝的乡亲们感激你。”……学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此时再读课文,学生便会移情文中,读来情真意切,意味无穷,而毛主席那平凡的光辉形象已深植学生心底。学习古诗对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情感体验,以及感受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至关重要。浅显的古诗中的有些句子还经常活跃在人们的口头语言之中,如读《静夜思》这首诗时,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后,朗读时配上了一段音乐《明月几时有》,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朗读起来更有激情,将作者的思乡之情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开展个人朗读表演,师生共同进行评价活动,激励学生表现自我,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朗读乐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利用抒情性课文,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妈妈的爱》指导学生读出母爱的伟大与神圣,从而教育学生感受母爱,爱自己的妈妈,上升到爱伟大的祖国。《美丽的武夷山》,指导学生读出表现武夷山风景秀丽的语句,读出作者对其山水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又如《燕子妈妈笑了》是含有对话的课文,读中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引发学生朗读热情,优化朗读训练,重点指导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各种动物的不同本领。在小学低年级课文中,有些课文故事性强,内容浅显却极富童趣。此时,教师不妨放弃繁琐的讲解,让学生揣摩文中角色的心理,演一演,说一说,会取得极佳的朗读效果。如《快乐的小公鸡》让学生戴上头饰,变成小公鸡、小蜜蜂、牛伯伯、爸爸,各自朗读表示他们语言的段落,这时,学生以把自己当成了文中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读起来更加入情入境,更富有激情。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尝试合作、享受成功。教师退居一旁,牵引、点睛,教者、学者的角色都由孩子们担当,营造出一派浓浓的生生互动的学习气氛。

    3、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质量,进行朗读训练

    给学生充分读文的时间和自主读文的空间,以学生自读自悟,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反复的阅读。教师在活动中要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的阅读活动紧贴主题。例如:在教学《植树的季节》时,引导学生读一读描写春天的那一段,重点理解春天的特征,感悟为什么春天是植树的季节。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植树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带着这一问题读34自然段,通过速读后,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参与交流,再穿插默读与感情朗读。使学生自己了解到植树的好处。再默读课文,讨论“如果不植树会有什么结果?”更加深刻领悟植树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植树造林,爱护树木的意识增强了。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进行朗读的时候就充满了激情。如《妈妈不要送伞来》、《小狮子》通过读,学生更懂得了自立、自强;《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可爱的娃娃》读出了诚实可爱的好品格,这说明学生真正读懂了,也受到了教育。

    4、变换学生阅读形式,提升朗读热情。

    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都比较差,若在朗读过程中只采用一种形式,再生动的语言也会令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就不能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势在必行。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导读、想象读、表演读等,学生还可以自由读,同桌互读,听老师范读,听同学读,配乐朗读,欣赏配乐朗读。使阅读水平升级,阅读活动达到艺术升华。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还可以结合教材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推荐读物,书、报、课文,或建立班级图书角,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使阅读能力在课外得到延伸。之后组织交流、展示读书成果,稳定、加强课外阅读兴趣,变“老师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而逐步提高阅读的自觉性。此外班级还可以开展“我是朗读能手”“朗读之星”“故事大王”评比、竞赛活动。

    要激活阅读教学,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阅读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教师,我们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能自己动口,动脑去阅读、领悟。体会到阅读的好处:你阅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阅读,就读得越多;你阅读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更是如此,阅读是学生掌握语言技巧的基础。要想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重视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灵活设计阅读教学方案,多形式、多角度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技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浅谈低年级几种常用识字教学方法[ 03-17 ]
    下一篇:加强课外阅读 让学生妙笔生花[ 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