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 让学生说得精彩
[关键词] 口头表达 多种渠道 提高能力
[摘要] 叶胜陶先生曾说:“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为了更好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我为学生创设“说”的氛围,搭设“说”得平台,教给学生“说”得方法,找准文章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积累中蓄足“说”的资本。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正文] :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文规定“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能力。”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但当前阅读教学普遍重视学生“听、读”能力的训练,而对“说、写”,尤其是“说”的训练力度不够。
新课程实施以来,听了许多不同级别的研究课和展示课,令我敬佩不已的不仅仅是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的精彩演绎,更是学生门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学生们发言妙语连珠、滔滔不绝、见解不凡。真正应了这样一句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精彩成就了教师的精彩。私下里我常想:这些学生是怎样培养的?怎么如此能说会道?在羡慕与佩服的同时我下定决心,平时上课也要加强学生们“说”的训练,培养“说”的能力,有朝一日自己教出的学生也能口若悬河,说的精彩纷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说:
课堂上很多学生担心答错问题被同学耻笑,被老师批评。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好学生的脉搏,消除学生的顾虑。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不管讲的是否正确,我都加以肯定。对被点名发言的同学,讲对了热情表扬,若不讲或讲错了,就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适当的点拨。或及时送上一句:“没关系,坐下来再想想”。课堂上我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用害怕,大胆发言,答对了表扬你,答错了仍然表扬你,表扬你的勇敢。”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给每一个孩子都创造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大胆的说,敞开心扉的说。每节课我都抽出两三分钟进行发言小结,进行分层次评比。
二、创设平台,让学生说的顺畅: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一个话题抛出后,学生不是无话说,就是有话说不出。这时就需要我们搭设云梯,铺设情景,让学生说得顺畅。如《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这课,单元主题是地球家庭。预备铃响后,同学们在班干部组织下唱起了周杰伦的《菊花台》。开始上课了,我接着同学们的歌声说:屋内歌声悠扬,屋外阳光明媚, 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呀!可是这幸福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世界上有不少地区依然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然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六张有关妇女儿童在战争中受伤的图片。学生的心情一下子由刚才的轻松、高兴变成了恐惧与悲伤。教室里很安静,无声胜有声。我提出问题,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说些什么呢?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争着发言。有的说:“战争太残酷了,战争带给了人类太多的苦难,愿和平的阳光撒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希望我们来维护世界的和平。”有的说:“现在的科技如此发达,很多国家都有核武器,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要做和平的使者,阻止战争。”这一情景的创设,引起了学生的共鸣,顺利的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三:授之以渔,教给“说”的方法: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我注意教给学生“说”的方法。我分析了班里学生的发言情况,可以概括为“乱、浅、和”三个字。“乱”就是说不到点子上,语无伦次,缺乏条理;“浅”就是说的简单,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和”就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缺乏主见。针对这种状况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的。
教给思路,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为了防止“乱说”。首先我觉得教师自己的思路要清晰,设计的问题要有条理性,要能使学生摸准思路,问题不能太大、太空、甚至模糊。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思考的路子。比如,“为什么”的问题。要先考虑原因,后考虑结果;“哪几方面”、“哪几点的”问题,先要一方面一方面的考虑,再考虑哪一方面先说,那一方面后说,最后连在一起怎么说。另外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组织语言,提示学生不要急于抢答,想好后再说。
由表及里,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为了引导学生 “由浅入深的说”,我先抓字词句的训练,因为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的表达的基本形式。如《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这课,我抓住“泣不成声”这个词,先让学生理解表面意思,然后读出这句话的感受,最后设计替换提示语的练习。学生将“泣不成声”换成“痛不欲声、痛哭失声、泪流满面”,学生体会到了人物的悲痛心情,也为下文的理解奠定了基础。在许多课文的开头或最后,都会有一句或几句凝聚着作者情感的语言,有揭示中心、升华主题的作用,可称之为“点睛”之笔,我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语言,教给他们围绕中心句进行有层次的表述。或选准一个角度,有深度的说。当学生说得“浅显”时,我会引导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怎么样?”例如:《小英雄雨来》,文中为什么有三处景色描写呢?《小英雄雨来》与《雨来没有死》哪个题目更好,为什么?在老师有意识的一问三追中学生的思维也就由浅入深了。
鼓励创新,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有一部分同学,爱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缺少主见。这时候我总是引导学生再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别人的意见,摆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造成互相争辩的气氛。引导学生从正面、反面、横向、纵向的对比中多角度的进行说的训练。
纠正语病,规范语言表达。
学生在说话时,常常出现语病。如有的学生一张口:“嗯”“啊”不断。针对这种情况我总是及时纠正,并使自己在课堂上力争做到口齿清楚,表达有条理,起到榜样的作用。
四:研读文本,找准“说”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小儿垂钓》中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招手”之意历来存在异议。备课时我认为,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萌发探究欲望、实现自主学习的良好契机,便导演了一场有趣的辩论赛。我告诉学生:“对于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就是招手,意思是:噓,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今天同学们有信心断一断这桩文坛公案吗?看似平常的词语,截然不同的内涵,这一颇具张力的矛盾情境燃起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沉思片刻后。两派学生引经据典,唇枪舌剑,思维在争辩中碰撞,语言在交锋中砥砺。相持不下时,我适时引导:“诗歌最吸引人的,就是诗人在里面留下了很多模糊的地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只要合乎情理,都可以。”学生们顿悟:“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不过我更认同自己的观点。”“我明白了,遇到不同的观点,既要相信自己,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激烈的争论中,谁能说,治学为人的种子不会在他们稚嫩的心田悄然萌发?
五、积水成渊,为“说”蓄资本: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没有厚积,哪来薄发?我们不仅要在“流”上下功夫,更应该在“源”上做文章。要引导学生像蜜蜂采蜜一样,,大量汲取,为“说”积累资本。在积累上我是这样做的:
立足书本,重在平时。教学中,除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知识与能力外,还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好词佳句,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除了教材的文本内容,我还引导学生从课外中收藏,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要求学生理解其意,鼓励学生在发言和习作中大胆运用。每星期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社会是最大的学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流传于民间的语言,如谚语、对联、歇后语,还有简短绝妙的广告词、精炼的标语、告示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内容。我要求学生做有心人,注意观察积累这些知识。如“看电视时,我让学生注意观察广告,然后利用课前两三分钟来一个广告语的展示游戏。这些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罗马并非一日造成,成功也非一蹴而就。” “说”这个每节课都在做的练习,只要我们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的对学生加以引导,扎实根基,大量积累,并在“说好”上下功夫,坚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索,我们教出的学生也会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课堂上会不断洋溢出快乐、智慧和力量,身为教师的我们会倍感成功的喜悦。
[参考资料]:《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
《叶胜陶先生文集》
《小学语文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