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教育教学>> 论文集锦>> 语文学科>>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提高中高年级习作能力的研究

    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提高中高年级习作能力的研究

        要:书面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必须的基本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着力培养的基本能力之一,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本课题研究搞清作文教学的一些困惑问题,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切入点,理清思路,寻找适合学生的有效的作文指导路径,以求开发出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书面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必须的基本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着力培养的基本能力之一,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从目前情况看,作文教学的问题颇多;教师对学生作文要求不统一,有拔高现象;作文指导随意性大,作文命题远离学生生活;注重技法的生硬指导,在学生还没有形成写作能力前先套上框框,限制过多;评价由教师“一笔定终生”,没有“二审”余地。这样的现状,导致了老师发怵作文教学,认为搞不出什么东西,失去了信心。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整体作文教学水平不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情况看:由于教师因素和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导致大多数学生作文缺少生活气息,想象力不够丰富,词语贫乏,搭建文章框架困难。对作文的兴趣呈递减状态或随教师的变换呈跳跃状态,主动写作的愿望几乎为零,勉强写成的文章也成人现象严重,存在严重的抄、套现象,缺少生活的气息,没有真情实感,在文中极少纯真语言。因此我们力争通过本课题研究搞清作文教学的一些困惑问题,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切入点,理清思路,寻找适合学生的有效的作文指导路径,以求开发出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在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冷静思考造成作文教学这种现状的问题出在哪。通过深入课堂,走访学生,请教学校领导。我们发现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作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教师观念和教材安排等因素影响,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时机不是学生对生活有深刻体验的最佳时机,有了想法或经历的往事很难回忆,该写作文了生硬地到以往生活中“扫描”,多数人找不到有价值的东西。第二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研究不够,对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充当“学生导师”的作用极其有限,不能把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发展,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很好地结合,更谈不上去适应学生的写作心理特点,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导致整个作文教学在盲目性和强制性中徘徊,失去航标。这两点是困扰我校作文教学的最根本的原因。

        根据我们所带班级的习作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各项指标是这样的:

    三、四年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合格

    态度、情感

    13%

    18%

    39%

    30%

    选材范围

    15%

    17%

    40%

    28%

    综合成绩

    16%

    17%

    53%

    14%

    五、六年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合格

    态度、情感

    14%

    19%

    40%

    27%

    选材范围

    15%

    16%

    45%

    24%

    综合成绩

    17%

    24%

    53%

    6%

    从以上数据看出:要想提高作文的整体水平,必须解决学生体验不足、想象力差、难成框架、词语贫乏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设计训练内容,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促进儿童思维,激发想象力。

        引导写作思路,形成文章框架。

    ④ 引导积累好词好句,力争具体生动。

    通过以上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再次依据同样的评定标准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评价,发现各项指标都有相应提高。

     三、四年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合格

    态度、情感

    26%

    48%

    30%

    6%

    选材范围

    45%

    37%

    10%

    9%

    综合成绩

    28%

    37%

    30%

    5%

    五、六年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合格

    态度、情感

    25%

    46%

    23%

    6%

    选材范围

    55%

    36%

    5%

    4%

    综合成绩

    37%

    39%

    21%

    3%

    从以上数据看出,学生随年龄的增长,作文的兴趣有所降低,但是通过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学习较差学生影响不大。

    三、研究过程与结果

    学生的生活体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的以往生活体验,一类是即时体验。以往体验是宝贵的经验沉积,需要有意识积累。在习作时重新唤醒,才能转化为有效信息。即时体验具有当时性,一切都是刚刚经历的,具有热效应,因此是指导写作的最佳时机。我们希望两种体验并重,在作文教学中引领学生感悟生活,把丰富的生活写到作文中去。当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足时,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顺利写作。

        我们设想通过以上研究,使学生有的写,写得出,写得好。有效地达到各学段习作训练要求;提高学生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能自主结合生活体验,积累、筛选素材,自由表达,文从字顺地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综观研究过程,我们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探讨在现实生活中作文教学的本质特征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一种表达过程。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拿笔说话,写文章就是想心思。”从这个观点出发,感悟和表达是学生作文的重要支撑点。

    我们结合具体的习作教学情境,从研究习作教学的主体对象入手,发现了孩子们的习作特点:

    1、生活性

    我们发现儿童总喜欢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评判事物,抒发感想,作文更是这样。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沃土。

    2、习惯性

    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往往需要反复习得。作文教学需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习作引领。

    3、创造性

    习作是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运用所学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综合性劳动,具有创造性。当学生对生活有了细腻的感触,丰厚的积累,创造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非常有感召力地对自己的体验进行表达,给人以惊喜。

    (二)从作文教学的特点出发,探讨、寻找提高中高年级写作兴趣的思路。

    1、三、四年级多给学生自由,减少命题作文。让学生尝试把过去发生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具体。教师在课堂上多创设情境,范文引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文章印象”。建立自己的生活体验材料库。

    2、五、六年级仍然多给学生自由,少限制,适当增加命题作文。加大对优秀作文的集体赏析。鼓励学生对社会实践体验的表述。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优秀文章印象”。建立自己的生活体验集。

    (三)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写作热情。

        从学生的实际体验、需要出发,提高学生习作兴趣。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1、设计训练提纲,引导感悟生活。

        学生的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踢足球、捉迷藏、下棋、钓鱼……干什么都行。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会玩得很开心,但是,会玩并不等于会写。写好课外生活,一定要写出这项活动的特点,写出参加这项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欢乐。通过训练提纲,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如: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题目    吹泡泡

    吹泡泡要做哪些准备?

    一开始吹成什么样?

    后来又吹成什么样?小泡泡像什么?

    最后结果怎样,你的心情如何?

    题目  捉虫

    在什么地方捉虫?

    用什么工具怎样捉虫?

    最后是怎样处理的?

    获得了什么乐趣?

    题目  钓鱼

    怎样做准备工作?

    在什么地方钓?

    怎样钓?

    第一条鱼是怎样钓上来的?

    最后结果怎样?你和小伙伴获得了什么乐趣?

    题目  捉知了

    你在哪捉知了?

    一开始为什么不顺利?

    后来怎样改进?结果如何?

    你获得了什么乐趣?

    题目  登山

    一进山的感觉怎样?

    开始登山时的感觉怎样?

    爬到半山腰时的感觉怎样?

    怎样继续登山?

    题目  做饭

    点火时遇到什么困难?

    怎样克服的?

    菜是怎样烧的?

    大家怎样品尝菜?

    大家还品尝了什么?大家的反映怎样?

    题目  第一次深夜回家

    在什么时间、地点?

    遇到了什么让人害怕的事?

    当时的心情怎样?

    怎样克服了害怕的心情?

    受到了什么教育?

    通过引导学生感悟积累生活,学生作文的题材变得丰富了。最可贵的是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体验融入字里行间。看到自己的父亲汗流浃背地修车,满身的泥土顾不上擦一擦,孩子盼着自己快快长大,挣钱养活父亲,让父亲过上幸福的生活。看到自己穿上了新衣服,妈妈却舍不得添一件,孩子下决心改掉吃零食的习惯。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理清了思路,提高了感悟和表达生活的能力。

    2、促进儿童思维,激发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不仅仅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简单重复,而且能产生过去从未接触、感知过的或现实生活中还不存在的事物形象,所以说它是思维活动中最主动积极的创造因素。我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拓展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的想象得到更好的发展。

    ①开展观察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

    ②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如听音乐、讲故事、表演、看短片等。

    ③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

    ④引导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想象。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有了丰富的表象,又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孩子们就能在想象的天地里遨游,在作文时自由地表达。 在教学中,学生由一个小圆点想到一滴水、一个苹果、眼球、车轮、太阳;由小到大,思维发散开来。在老师的点拨下,进而想到细菌。一个非常简单的事物成了学生想象的优质素材。

        3、引导写作思路,形成文章结构。

    阅读是对文章的理解,它需要阅读者具有相应的阅读技能,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写作是表达,它也需要写作者具有相应的写作技能,即写作的程序性知识。无论是理解技能还是表达技能,都是针对语言文字这一共同对象,所以它们的产生规则是相同的。这为利用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学习写作之前,已经通过阅读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这有助于写作的迁移。在教学时注意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由阅读向写作迁移,落脚点就是仿写。仿写是模仿现成文章范本进行写作的作文形式。是通过观察获得表象,并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对观察对象进行分析、研究,获得理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写出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文章的过程。我们在学生写作的初级阶段大力提倡仿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自己的“文章印象”。另外续写、改写等都是非常好的读写结合方式。

      4、积累好词、好句,力争具体生动。

    掌握了丰富的作文材料,写作时就会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文章有了但多数还写不具体。我们通过以下办法引导孩子写具体。

    ①一个情境大家写,体验写具体的过程。

    升旗仪式结束,老师带领全班一起写升旗的过程,从场面到升旗手的动作,到高唱国歌时的激动心情。孩子们体验到了把一项活动写具体的全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悟性大有好处。

    ②进行扩句练习,尝试把一句话变一段话。

    ③引导抓住重点,写全自己的感受。

    引导孩子在描写人物时,写清人物的外貌、动作、言行、心理;在写事时写清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还引导写“特写镜头”,把重点细节有条理描述出来。描写自然景物的我们引导孩子抓住景物特点,同时融入自己的体验。通过以上训练,大多数孩子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具体。

    孩子能够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但部分学生苦于文字障碍,“大白话”较多,缺少“文词”。通过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无词表达问题。通过以下途径引导学生积累:

        ① 课堂积累。讲读课文时的好词好句好段都要求学生背一背,记下来。重点让学生体验好词好句好段在描写中的作用。

        ②课外阅读积累。读书时的好词好句好段都要求学生背一背,记下来。从影视、音像作品中听到的给人以影响的名言、警句、对话也要求学生主动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孩子们总是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课外阅读有非常强的自主性,因此抓住时机让孩子积累词句,效果不错。通过积累好词好句,学生作文的语言丰富了,描写也更加形象生动。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1、建立了整体作文教学思路。

    三、四年级:多自由少限制,严格减少命题作文。尝试把过去发生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具体。创设情境,范文引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文章印象”。建立自己的生活体验材料库。

    五、六年级:多自由少限制,适当增加命题作文。加大对优秀作文的集体赏析。鼓励对社会实践体验的表述,倡导对社会热点话题发表看法。建立自己的“优秀文章印象”。建立自己的生活体验写真集。

    2、学生的整体作文能力增强,优秀文比例增多。

    3、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范文有一定的依赖性,尤其表现在中心、材料方面。因此要多创设情境。

    4、在学生写初稿时不向学生提出任何要求,放手让学生写出初稿,在完稿阶段再强调文章形式的完善。有利于学生致力于内容的思考。

    5、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十分关键。作文教学中的引导应该是淡化引导,与学生生活有效融合的指导。

    作文教学博大精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个体在感悟和表达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材施教有助于差异的缩小。所以如何缩小学生写作差距,力求全面提高,是未来要研究的方向。


    上一篇:多 阅 读,勤 摘 抄[ 03-17 ]
    下一篇:浅谈低年级几种常用识字教学方法[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