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教育教学>> 论文集锦>> 科任学科>>尊重儿童的性别差异、构建个性化的美术课堂

    尊重儿童的性别差异、构建个性化的美术课堂

    ---浅谈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个性化研究

    【文章摘要】

    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尊重并发展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而学生在性别上的差异也正是学生个性差异的重要表现。尤其是在美术教育中,男女学生在绘画作品中呈现的画面各不相同,这与男女生的各自的兴趣爱好、性别特征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孩子的画,就是面对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感受,作为新一代的美术教师,我们应该了解每一名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所呈现出的性别差异,并尊重学生的性别差异,为学生创设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使他们各尽其才,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尊重、性别差异、个性化、美术课堂

    正文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少年儿童,他们有的活泼可爱,有的乖巧伶俐,有的调皮好动,有的细腻安静。他们所画的画,或稚拙、或洗练、或粗犷、或精细,真的是独具特色、与众不同!

    孩子们在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已经受到教师们的普遍关注。而男女学生在兴趣、爱好等各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否也应得到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呢?

    尊重、关注、了解孩子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性别差异,使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得到发展,这是构建个性化美术课堂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      什么是差异和性别差异:

    差异性是世界上的普遍规律,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人类世界的多样性、丰富性。性别、气质等因素决定了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

    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男女两性在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化进程之后,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心理特征,这就是性别差异

    国外的许多研究将性别差异分为: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与少年期、青春期。

    在学前期,男女儿童在玩的内容方式和空间范围上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大多数男孩攻击性强,喜好竞争性强的比赛,喜欢玩飞机、汽车、卡车、水、沙子等。大多数女孩则多安静、顺从,喜欢玩洋娃娃、小珠子、化妆品,喜欢画画,跳舞等,

    当孩子进入学校生活之后,男女生心理、行为和学业差异变得越来越显著,处于此年龄段的儿童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在这黄金般的年龄里,培养发展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的性别差异显得更为重要。

    二、性别差异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体现:

    儿童的性别差异在绘画作品中最容易被显现出来。

    有人说:“儿童绘画不是画儿童所见到的,而是画他们所知道的。画的正是他们内心的美与爱。”从这点我们不难看出,绘画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它是一种语言,一种迫切与我们交流的语言。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这样两个男孩,一位活泼、开朗、性格外向,一位性格沉稳、比较内向。虽然性格倾向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怪兽。他们时常自然的将这种爱好表达在画面之中。例如,在上《会変的线条》一课中,一个男孩画了一个大太阳(见图),太阳里面全是大大的嘴,和许多变幻莫测的线条,手法夸张,用笔大胆。我问他:“你能告诉我你的太阳为什么这样画吗?”这个孩子很不解的说:“老师,我画的不是太阳,是一只宇宙怪兽,你看,这是他的牙齿,这是他的火焰……”。再比如,另一个男孩在画中,画了许多螃蟹(见图),一只大螃蟹的钳子里放出炮火轰炸敌机。他告诉我:“这张画画的是天上的小怪兽听说下面有个大怪兽,就下去拜访。”……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不去倾听这两个孩子对画面的解释,是不是很难理解画面中的各种含义呢?

    还有一些女孩子的画面明显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想法。例如,有一名女同学用线条画了一条漂亮的花裤子,她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画面:“一个小朋友在家里,她把柜子打开,忽然里面跳出来一条裤子,她吓了一大跳,里面闪闪发光。”

    诸如此类的奇思异想举不胜举,但就男女生作品分类,大致可以分成奇思异想型、唯美恬静型、粗犷张狂型、胆小怯懦型等几种类型。

    从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与众不同的画面、新颖独特的构思等,与每一名儿童各自的兴趣爱好、性别特征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三、教师如何尊重儿童的性别差异,因性施教:

    由于每个教师所面对的集体中,总是有男生和女生的,既然儿童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了解、尊重儿童的性别差异和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否则教育会失之偏颇,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给儿童的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如何尊重儿童的性别差异,进行教学呢?我认为:

    〈一〉教师首先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解孩子们在美术教学中所呈现出的性别差异,并尊重他们的性别差异,为他们创设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做到因性施教。

    例如在人美版教材二年级《绘画游戏》一课中,教材为学生创设了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虽然只是几条线在画面中随意的游动,但却需要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与创作进行添加,以使画面变得生动有趣。在这幅画的创作过程中,绝大多数男学生表现出绘画的热情,他们似乎更热衷于在线条的粗犷、大胆的表现上,而细节的刻画往往却不如女生深入、细腻,而不同的是,许多女同学在提笔画时,往往表现得不太自信,不敢用抽象的线条来进行创作,画面往往太过于具象。发现这种现象之后,我在教学中及时肯定了男同学自信、大胆、果断的作风,鼓励女同学们要放开手脚,大胆表现,并给予女同学以适当的帮助,培养她们的自信,同时我也充分肯定了女同学深入、细致、认真等良好的绘画习惯,指出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希望男同学在刻画细节的时候也能够深入、细致的表现,进一步规范他们的作画习惯。通过适当的教学指导,使男女学生在创作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各自的优势,并正视自己的不足,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进行弥补。这样,也使教学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使更多的学生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其次,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紧紧围绕美术教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美术内容和门类,不同的视觉图形,满足儿童心灵的丰富性,为不同的儿童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使他们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所喜欢的视觉方式。并努力通过这些丰富的视觉样式,使他们可以体验到更加多样的文化情趣,满足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上的需要,从而充实自己的心灵。

    对待儿童的绘画作品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分析、反思。努力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的个人想法得以大胆的表现,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消除教师个人刻板的欣赏观点,以多元化的欣赏角度对儿童作品进行客观、正确的指导和评价,鼓励男女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主题的创作,鼓励与众不同的想法,为他们搭设展现自我的空间和舞台,使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以《滚动乐园》一课为例,以往课堂作业,教师注重的多是对圆形物体在滚动状态下的表现,学生作业所呈现的也多是大大小小圆形物体的堆积。为了增强学生作业情趣性,使男女生各自的情感特点得以充分的表达。我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以滚动乐园里的朋友来到我们小朋友身边为导线,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是你,你会想到他们要到哪里玩呢?在最后的作业创作中,我鼓励男女学生以各自的兴趣爱好进行想象创作。有一位男孩子画的是西瓜、橙子、苹果在《上课》(见图),他说:“一位体育老师在上体育课,正在教两位学生做操,其他几名学生做得好就去玩了。”,还有的男孩子把画面解释成《雨中比赛》、《苹果奥运赛》等。而女孩子的画面则是另一番情趣,有的女孩子说:“我画的是,水果一家去旅游,你们看,他们有的坐上了小船,还有的跑到了水里去游泳。”,还有的说:“我画的是,乐园里的小朋友在唱歌跳舞,他们很高兴。”还有的女孩子甚至于把他们美化之后,变成了一位位小姑娘在《赛跑》。

    透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孩子多姿多彩的生活,看到了他们美好的内心世界以及独特的个性 ,这些不正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并保护的吗?

    〈三〉最后,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找出适合学儿童个性发展的有效的途径。

    例如,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上,我将男生和女生结合在同一组,让他们一起探讨问题,并委任女生为“小组长”,锻炼她们的组织能力,请男同学担当“设计者”,满足男学生喜欢挑战的性格特点,在集体的活动中使儿童的个性得以充分的体现,并进行性格上的互补。

    四、尊重性别差异的意义何在:

    〈一〉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从形式至本质上的深入理解: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似一股春风,唤醒了广大教师改革的活力,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变。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理念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他们将立足点建立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上,设计了许多成功的教学模式,较好的转变了以书本、教师、课堂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模式。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新课程的改革不应仅仅是形式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本质上的转变,是一种理念上的转变,只有抓其本质,用本质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使新课程更深入地进行下去。因为新课程这一理念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研究外在的教学模式变换固然重要,但深入的研究学生内心深处的世界、情感以及对待某一教学内容的真实情感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透过新课程的理念研究学生的心理差异,丰富我们新课程的内容,这才是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

    〈二〉尊重性别差异有助于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

    新课程指出: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那么,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呢?我认为,首先就是,教师应站在广大学生的角度看待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与现象,把自己当成学生,其次是,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差异,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性格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同时进行因性施教。使“以学生发展为本”不只流于一种形式,一种口号。

    五、尊重性别差异在美术教学中的展望

    美术学科是一门个性较强的专业领域,如果我们在安排教科书、教材设计、教法安排等方面,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性别差异、个性差异等多种角度出发,我相信:中国将诞生出第2个毕加索、第2个达利。

     

     

    注释:

     

    ①、②《性别差异与教育》  陕西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  强海燕著

    ③《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尹少淳主编


    上一篇:探 究 是 科 学 课 的 源 动 力[ 03-17 ]
    下一篇:谈剪纸的心育作用[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