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块被包裹着的“和氏璧”
最近读了一则小故事,题目叫“每个人都是一块被包裹着的‘和氏璧’”,故事讲的是从前在一座山上的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是小和尚,每天都只有在砍柴,挑水;一个是老方丈,每天都在读书、念经、打坐。日久了,小和尚不耐烦了,便跑去找方丈要读书,因为他觉得自己整日这样没有什么价值。方丈看了看小和尚,什么也没有说,回到房间搬来一块石头,一次又一次的让小和尚去不同的地点卖,而唯一的要求就是“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想不通,而老和尚也不做解释,只是接着打坐念经。第一次去市集卖,一位妇女走过来愿意出五文钱买这块石头,“因为它的样子很别致,买回去给丈夫写字的时候压纸,这样子不容易被风吹走。”妇女这样说。小和尚想,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啊!但因方丈不准他卖,所以只好说“不卖,不卖。”妇女急了,说出六文,小和尚还是不卖。傍晚的时候,小和尚带着石头回到山上,方丈问:“怎么样?”小和尚遗憾地说:“今天竟然有个妇女愿意出六文钱买这块石头……但,你说不让卖,我只好没卖!”老和尚第二天又让小和尚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米铺老板那儿去卖,但还是无论对方出多少钱,还是不要卖!小和尚想不通,但没办法,第二天又带着石头下山了。来到米铺,见到了米铺老板。米铺老板听说小和尚是来卖石头的,拿着这块石头端详了半天,说:“这样吧!我没有多少钱——我出500两银子买你这块石头!”小和尚吓了一大跳,一块石头值500两银子啊!米铺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只是一块石头,其实,它是一块化石。我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小和尚连忙说:“不卖,不卖!”说完抱着石头赶忙回去找方丈。小和尚见到方丈,说:“方丈,方丈,米铺老板说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说这是一块化石!”老和尚脸上露出笑意说:“这样吧,你还是去卖石头。不过,这次是卖给山下珠宝店的老板。还是要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买!”小和尚受不了了:这么贵的一块化石,让我拿去卖,还说人家出多少钱也不卖!可是看到方丈严肃的样子,小和尚只好小心翼翼地带着石头下山了。来到珠宝店门口,他告诉门童,说有块石头带给老板看看。珠宝店老板正在睡午觉,听说一个小和尚带石头来卖,连忙跃起,只穿了个裤衩就奔了出来。看到小和尚,他连忙把石头拿过来端详了半天,问小和尚:“这块石头是你的吗?”小和尚说:“是啊!”“你是这山上的小和尚吗?”“是啊!”“是老和尚让你来卖的吗?”“是啊!”珠宝店老板叹了口气,说:“这样吧,我也没有多少钱。我只有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我也愿意拿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小和尚吓得“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这么值钱啊!”珠宝店老板解释:“你不要以为它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其实,它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可是一块无价之宝呢!就好像古代的‘和氏璧’一样,在没有开采钱只是外面包了一层石头,一般人是看不出来它的价值的。方丈其实是想告诉你:每个人都是一块笔被包裹着的‘和氏璧’。”
看到这个故事,我不禁想到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他们往往被我们人为的以学习的好错分为三六九等,就因为我们是老师,他们的学习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程度,我们就可以说某某好,某某不好吗?我们也知道罗森塔尔效应,也知道匹格马列翁效应,但在实际生活中、教学中却事与愿违。今天这个小故事让我又一次想到了期待的效应,我们该换换眼光看孩子了,多看看他们的闪光点。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优点,眯起眼睛看待学生的缺点。七、八岁的孩子,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憧憬未来,想入非非;他们活蹦乱跳,惹事生非;他们随心所欲,不管是非……可是,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这些“另类行动”谁没有过?他们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滋味苦涩的苹果,是羽翼未丰的小鹰,是狂蹦乱蹿的牛犊。因此,老师应该用包容的眼光去面对学生,对学生的调皮捣蛋、滋事生非多些理解,少些斥责;多些宽容,少些批评;多些忍耐,少些惩罚;多给学生一个辩白的理由,少给学生一些咄咄逼人的训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只是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观赏而已;他们都是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鲜花,只是花开的时间不同而已;都是生长在肥沃大地的禾苗,只是收获的季节不同而已。教师给学生一株花苗,他会给你一座美丽的花园;教师给学生一粒种子,他会给你一个金色的秋天;教师给学生一片阳光,他会给你一个灿烂的春天。
让我们用期待的目光、期待的心情来善待我们的身边无数块‘和氏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