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教育教学>> 教师随笔>>杂谈三则

    杂谈三则

    有幸,受邀参加了美国最受欢迎的教师雷夫的报告会。

    很巧,偶遇我中学六年的老校长----教育家李金初先生。

          再会,著名教育活动策划人----李树村先生。

         雷夫老师坚信“快乐可以点燃学习的热情”,教导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保持一种持续而稳定的精神饥饿感,不断用爱的教育本质和创新教育方式丰盈孩子的精神生命,引领孩子从平凡走向优秀甚至卓越。两天的大会结束了,但是雷夫老师为“中国教育打开的一扇窗”才刚刚开启,他所带来的“以学生为本、以艺术教育为本、以学生天性为本”的教育理念值得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和践行,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完成于20123月,于20129月修改成文,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一)自由的意义

    听完报告回到家,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马上把会议的赠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2》拿出来,连夜拜读,雷夫老师在坚守自己的事业中,也“曾在多少个白天和夜晚挣扎不已”,令我产生同样的共鸣。因而,最感动我的不是雷夫老师的成功,而是他的执著与坚持。

    执著是教师通向成功的路径,但是,我却认为,执著、方法、爱等等,或许都不是真正的教师成长秘诀。读了这本书和之前《第56号教师的奇迹1》一书后,我的总体感觉是,“自由”才是第56号教室里最大的秘密。因为只有自由,雷夫老师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按自己的方法给学生上课,展现他自己所有的“疯狂”和“妄想”。不妨试想一下,我们的老师想在一个学期里带学生看几十部优秀影片,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想带学生作“非必须”的远游,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会是什么态度?另外,除了“悬崖上的小学”,有多少学校的老师会把教室当成“家”,会真正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统一起来?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教育家的面前只有一个整体——儿童和他的精神生活。”“人不是一小块一小块拼凑成的,而是和谐地造就的。”

    作为一名有梦的教师,读了雷夫老师的这本书之后,在钦佩、羡慕之余又多少有些难受。执着于讲台多年的我,是多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愿意为孩子们付出所有,可能谁能知道,并且切身感受做教师的无力。现实,让太多的老师们感到灰心、纠结,当然一定会有像雷夫老师那样,不轻言放弃,秉承着天时地利人和,最终获得了一块自由的天空,而这自由带着教师自己走向卓越。但,这样的老师毕竟是少之又少啊。那么,即使我们没有条件向雷夫那样,那么至少要在心里保持着对教育的热度和坚持,因为教育是个蕴含无限可能的事业,因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家长的眼里都是教育家。

    老师们,我们在向雷夫老师学习的时候,第56号教室里最大的秘密——它拥有的宽松、自由的环境——能不能被复制呢?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二)学会真正的善良

    在书中,我看到这样一个片段,非常有感触。学生奥斯汀非常想念一位离职的教师,离职的原因是一位对她有误解的主管总是找她的麻烦,表面上是这位教师没有正确遵守行政单位所规划的每日课程,其事实是:这些学校领导忽视了教室里所发生的美好的事情。他们似乎更关心如何自以为是地、僵化地、自私地行使手中的权利,却不愿花点时间去了解那位老师究竟对学生有多大帮助,为什么学生会喜爱她。雷夫老师看到这个问题的危险性:除非有特殊的教导,否则孩子们长大以后就会模仿他们在成人身上所看到的自私行为。雷夫老师小心、仔细地帮助奥斯汀理解自私的后果是多么的伤人,告诉他们未来有一天,他们成为主管的时候,要表现得更好。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吗?或者说,您真的了解自己吗?

    孩子因为没有得到许可,拉撒在裤子里;因为他站队的时候,某个地方痒痒,挠了两下被罚……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我们自己是否为了让自己方便,过得好一些,就利用手中的权利当做武器去攻击、诬陷、排挤他人?那么我们指望被我们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有责任感吗?蜘蛛侠说过:“能力愈大,责任愈大”。我们应该清楚地告诉孩子:“如果没有良好的判断力,即便是权威也不会受人尊重的。”还必须清楚地告诉孩子:“自私式的仁慈,和因为利益集合起来的和谐是对利益之外的人的残忍和恶毒”,因为卓越非凡的人是利他主义,会换位想到他人,这与我们国家传统的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多么的相似啊!

    那么教育我们的孩子拥有慷慨的心灵,不是一时一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三)关于行为规范的教育

    这篇是转载的,主要是给一年级新生家长看看,对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有帮助的。

    第一部分  关于雷夫·艾斯奎斯的教育观基础

    假如你命该扫街,

    就扫得有模有样,

    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

    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雷夫老师的课堂上,一开始他就告诉我们要着手打造以信任为基础、毫无恐惧的教室。为了做到这一点,雷夫设计了一个选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借用了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六个阶段”的观点。雷夫老师把这“六个阶段”学说引入班级管理。在“六个阶段”的引领下,雷夫把课堂教学分成六种课堂。雷夫老师就和他的学生们一起走过这六种课堂,穿过教育的“六个阶段”,并创造了他们生命的奇迹。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再不缴作业,告诉你家长,你就倒霉了!”教师经常这样说;

    “嘘!别说话了,老师来了!”孩子们紧张的彼此告诫着……

    这样的生活场景是何其熟悉,从出生开始,很多孩子接受的就是这一阶段的思考训练,一切行为几乎都以“不惹麻烦”为原则。这一阶段的思维是以恐惧为基础,在这样的课堂上就是以恐惧来统治的课堂。

    回想一下,我们是有多少人是真的相信“本来就应该做功课”而把功课做完?我们通常是因为不想惹麻烦,才把功课做完的,不是吗?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超越了以恐惧为基础的第一阶段,雷夫老师提出了道德发展的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家长比较喜欢、甚至是屡试不爽的教育方法。

    诚然,孩子们因为良好的行为获得奖赏,无论是糖果、玩具、游戏时间、奖学金,还是虚拟的红星、红花,这种方式都可以大大地强化孩子们良好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这样的思维为基础的阶段就是第二种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想这就是曾经流行的赏识性教育吧。在很多人看来,我们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孩子们慢慢长大,也慢慢学会了取悦他人,尤其是父母和老师。

    “妈妈,我考了100分。”听到这样的话,身为人母肯定很开心;

    “老师,我们班一定能得第一。”……

        来到班里,学生用期待的眼光迎接我们,表现出迎合我们需要的行为。身为人师,我们肯定很欣慰。

    特别是他们这么做的理由,不是因为恐惧,也不是索取奖励,仅仅是想让我们高兴,并以此为荣的时候,我想,没有几个人会不高兴的。

    这样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很融洽的课堂了。我想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就是对这样的课堂的一种诠释吧。学生喜欢教师,表现出教师喜欢的行为,为教师的学科使劲学习,提高成绩,确实很让人愉悦的。

    可是,雷夫老师却认为这样不对,他认为没有谁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成长,也没有谁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为取悦某人而努力,绝非长久之计。事实上,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到处充斥着规则的社会,在家里有家庭的规范,在学校有学校的制度,走在马路上则要遵守交通规则,规则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那么,教会孩子明白规则、接受规则并愿意身体力行,是我们当家长当老师应尽的职责。所以,我们也看到很多学校,几乎所有,都设立了系列的校规、班规。我想目的也许就是要求大家按照规则来做该做的事情吧。

    雷夫老师在主张要遵守规则的同时,还提出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学着超越规则,突破第四阶段的思维,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最敬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

    能达到第四阶段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雷夫却对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越规则,从而超越自己。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接着,雷夫老师对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道德发展的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我们可以按照雷夫老师的思维试想一下达到第五阶段的世界:我们在升旗仪式现场绝对听不到大声喧哗的声音;我们在食堂排队绝对看不到有人插队;我们在考场上也绝对看不到作弊;在校园里面我们也绝对看不到恃强凌弱的行为……

    因为人们都能体谅别人!

    事实上,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年人,第五阶段很多时候是难以企及的。但是,雷夫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卓越的脚步;事实上,雷夫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也做到了这一阶段,他们赢得了认可和成功。就这样,雷夫老师仍未满足。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我们队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尽力而为。正因为孩子们无法无天,所以我们更需要提高期望,不能让无可救药的行为迫使我们降低标准。”本着这样的理念,雷夫老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这个阶段不仅最难达到,也是最难教的。缘于这个阶段教与学的矛盾,雷夫老师就试着帮孩子从别人身上找到行为的准则。

    于是,雷夫老师带领着学生看优秀的书籍:约翰﹒诺斯的《独自和解》,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电影——《正午》,《肖申克的求赎》《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些艺术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他们的行为不是取决于恐惧、取悦他人,或是规则,而是他们心中都有一套行为准则并践行之。

    雷夫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并要孩子们达到这样高的境界,尽管很有难度,雷夫老师仍这样要求孩子们。雷夫老师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他坚持每年都带领学生去旅游,尽管别人反对;他组织学生学音乐,尽管没人支持;他和学生一起表演莎士比亚,虽然也没人拥护。但他一直坚持……

    我在问,这一阶段对应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呢?我们(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我们想让学生成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人。我们自己有没有问自己——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能不能做到?雷夫认为:我们自己必须成为我们想让我们学生成为的那种人。这也许就是中国教育所说的崇高的师道与师德吧。那样的课堂应该是大师引领下的课堂,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去哪里找这样的大师?也许大师就在我们身边。

        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可以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六个阶段”中,我们可以读出雷夫老师教育的执着和智慧。

    走进“六个阶段”,我们可以了解到雷夫老师的成长和精彩;

    走进“六个阶段”,我们可以懂得原来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走进“六个阶段”,我们可以携手一起创造新的教育奇迹!

     


    上一篇:课改,我的反思……[ 11-01 ]
    下一篇:培养学习兴趣——减负的根本[ 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