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学做人——向你推荐一本好书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生前的言行编纂而成的语录体散文集,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现存《论语》共20篇, 进入高年级我们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可以读读这部儒家经典了。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领略书中的精彩吧!
一、读《论语》,懂得怎样学习。
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读书方面的经典名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说的是读书要认真思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要端正,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这两句都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这句话告诉我们,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还有这样的句子,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则告诉我们作为学生要勤学好问。
二、读《论语》,知道怎样做人。
《论语》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这本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做人道理。比如:人要孝顺。鲁迅曾说过,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在论语中这样的句子很多:“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做人要讲诚信,比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篇》)做人要正直坦荡,如:“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卫灵公篇》)他告诉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要强求别人做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篇》)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人要胸怀坦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篇》)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三、读《论语》,明描写作手法
《论语》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子路的率直鲁莽,子贡的聪颖善辩,颜回的温雅贤良,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个性非常鲜明,能给人留下比教深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受教育者,考虑其不同优、缺点,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四年级时,同学们学过《孔子和他的学生》就写到了这几个孔子的得意弟子。
四、读《论语》,提高语感能力。
读这些经典,要加强诵读,最开始可以不去管它的意思,时间长了就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了。我教的很多学生在读完《论语》后,能轻轻松松读任何古文,语言感觉很对,断句、重音分明。同学们,不信你们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