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教育教学>> 论文集锦>> 班主任>>理解 宽容是转化问题生的一剂良药

    理解 宽容是转化问题生的一剂良药

    内容提要

    行为方面的问题生对于班主任来说是最头疼的,这样的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比较多,以什么样的合适的方法来教育他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方法不妥,不但学生没有长进,而且还能搅乱一个班,怎样才能针对不同的“病症”“下药”,当好一名神医呢?答案是:理解、宽容、赏识。

     

    关键词:问题生、理解、宽容、进步 

     

    正文:

    作为班主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教育问题,在我的脑海中,初次担任班主任时经历过的一件事,却令我终身难忘。那年我新接了一个班,班里有个男生叫小翔,对于他的种种劣行我早有耳闻:不光学习差,而且纪律极差,还常带有攻击性行为,一年级时就因把同学鼻子打坏,扰得同学上不好课,从而引起家长的纠纷,所以转到了我现在的班。开学那天,我见到了他,个子中等,瘦瘦的,脸白白的,穿着很干净,看不出他有那么大的威力,但我还是对他加着小心,时刻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生怕这座“火山”爆发,“危害”其他同学。

    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了,班里风平浪静,小翔没有“闯什么大祸”,从学生们那儿了解到小翔比原来有进步,上我的课很守纪律,科老师也反映他很少影响其他同学,课间偶有打闹现象,也被我和班干部及时制止,正当我陶醉在教育即将取得成功的快乐中时,“火山”爆发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星期二,一大早,我刚进班,就听进来的学生说:“老师,小翔惹事了,他把小辉的脚扎了好多眼儿,小辉的爸爸找来了。”正当我半信半疑的时候,小辉的爸爸已站在门口,昔日沉默寡言的他这时变得怒气冲冲,张口便把小翔如何扎他儿子脚的事和盘说出,并要找小翔算账,我顿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赶快把小翔叫来问个究竟,他对扎脚一事“供认不讳”,我又问家长为何当天不告诉我,他说怕给老师添麻烦,一点小事没必要,可没想到……后来我找来了小翔的家长,批评了他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孩子出现这种攻击性行为,并向小辉及家长道歉,并写了保证,在我的多次调解下,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了 。虽然家长多次说这事与我无关,只是为了教育教育小翔的家长,让他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防止类似事情发生,但我的心情仍很压抑,晚上,我辗转难眠,眼前总是浮现出家长怒气冲冲的样子,我进入了深深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小翔这一“恶行”呢?我认为:

    一、        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方法不当。

    在与家长的多次交谈和家访中,我了解到他们都是外地来京人员,在学校附近租了个烟摊,没有什么文化,由于老家重男轻女现象严重,所以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后,抱养了小翔,从小就对小翔娇惯、溺爱,从而使他养成了蛮横、霸道的坏习惯,在家打姐姐,在校欺负同学,对此家长只是吓唬他、打他,并不会讲什么道理,久而久之,使得孩子没规矩,不听话。

    二、        家庭环境导致其厌学、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由于父母整天忙着卖烟,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再加上孩子小,自我约束、管理的能力尚未形成,所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致使其上学也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守规矩。

    三、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严中有爱。

    由于大多数教师都了解他原来的品行,所以他一旦犯错误,教师会比较严厉地批评他,忽略了越是这样的学生,越应多给予关爱,应该用和风细雨似的语言开启他的心扉,用教师良好的素质、品质去感染他,而不应只停留在说教上。

    四、        学生不愿与他交往,使其造成交往障碍。

    像小翔这样的孩子,坏习惯多,又经常有违纪行为,致使其他孩子不愿与他交流,而别人越回避他,他越“猖狂”,如小辉在被扎后,竟然不敢出声,不反驳,也不告诉老师,他这种忍让最终导致了不良后果。我真为其感到痛惜,难道教育就是培养这种听话、守规矩的孩子吗?连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没有?后来,我耐心的找小翔谈了几次话,告诉他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并用换位思想让他思考,使他认识到了行为的严重性,在耐心地开导中,我知道了他之所以扎人就是想看小辉的答案,小辉不让看,他就想出了这种“办法”,从这儿也看出他蛮横、霸道的“恶习”,我想:如果还照原来的方法批评教育一番,肯定效果不佳,但是应采取什么办法呢?之后,我认真地阅读了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逐渐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
       
    一、要如父母般热爱学生,理顺师生之间的情感
       
    家长爱子女是世界上最宽容、最具有耐心、最长久的爱,这是人所共知的。任何一种爱都有可能因某种利益上的冲突而尽失,只有父母之爱是永恒的。教者父母心,我们应当将那些问题生当作自己生了病的孩子,不仅要不斥、不弃,还要宽容他们在发病期的异常行为,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俄国著名文学教育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自己工作的美德和基本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经历、家庭环境、个性特点、学业成绩以及当时的环境氛围等诸多因素,认真分析思考,选择恰当的时机、方式和方法,合情合理地实施因材施爱,即使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条批语,点点滴滴都会使学生感受得到爱的存在,这样就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
       
    二、和学生做知心朋友,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

    我们对学生不但要通过施爱的方式来理顺情感,还要通过和他们做知心朋友来沟通心灵。正如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当教师的第一天起就把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作我的朋友。看作是准备认真当教师的人的起码条件。我们和学生要亦师亦友,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交往,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又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东西,那就是被人尊重的需要。当你满足了他心理上的这个需要时,他就会对你有好感,就会从心理上接受你,愿意和你交朋友。”和学生做知心朋友更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便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沟通。进而愿意听你讲的课,接受你对他的教育。
       
    三、实践赏识教育理念,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赏识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一种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依据的科学理论。赏识教育提醒我们: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一般说来,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很强,都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及同学们的尊重,也想找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特长。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也曾说过: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颤抖的玫瑰花上莹莹欲滴的露珠。所以,我们对学生千万不能用忌语。对本来就有自卑感的学生说忌语,好比医生对一个渴望恢复健康的患者说:你没救了。学生那种沮丧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谨慎自己的言行。一句充满温暖的鼓励的话,可能会改变、启发一位后进生。一句不经意的玩笑会无情地刺痛一颗向往进步的心,一句忌语更可能会摧毁学生走向成功的自信。别忘了陶行知先生曾告诫过我们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四、运用暗示宽容原则,避免冲突和促进转变
       
    英国有句谚语说得好:微笑无需成本即创造出许多价值。李岩龄曾在《人生交际术》一书中说到:温暖和微笑比发怒强迫更有效。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时送给他一个温暖而善意的暗示,要比叫他站起来训斥一番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对前一种方法的反应是立即停止违纪,因为他从你的微笑中感到的是理解、宽容、友善和尊重。如果你在课后私下与他再进行一次沟通,效果会更好。而后一种方法则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有意与你作对,甚至与你形成当庭对抗,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继续进行。可见,教师的暗示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技巧。
       
    宽容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它具有无声的教育效果,适当的宽容能够为学生改正错误构建起一个温馨的心理家园。在实施宽容教育时,教师要善于创造、利用能促进学生转化、醒悟的有效时机使学生真正地体悟到教师的关爱、体贴和期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宽容教育的效果逐渐内化为自觉行动。

    当然宽容也不是没有界线的, 宽容学生不是纵容学生犯错误,更不是对学生的错误不闻不问、不予理睬,而是需要理智、需要耐心,对其正确的引导,给予其改过的机会与过程。 宽容是一种爱,学会宽容,就是学会了去爱。 宽容学生的错误是理解学生爱学生的表现。 将心比心,学会宽容。每一份善良的意念、善意的帮助,都会博得感激之心、敬重之情。因为宽容,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理解和尊重,给了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与过程,也赢得学生的感激之心和敬重之情。宽容能驱走怨恨,宽容能带来亲情,能创造轻松、和谐、融洽的氛围。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

    宽容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它具有无声的教育效果,适当的宽容能够为学生改正错误构建起一个温馨的心理家园。在实施宽容教育时,教师要善于创造、利用能促进学生转化、醒悟的有效时机使学生真正地体悟到教师的关爱、体贴和期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宽容教育的效果逐渐内化为自觉行动。当然,宽容并不等于对学生的教育放宽要求,而是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懂得善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惰性,驱除散漫,积极进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起点,战胜自己,努力学习,掌握有用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不但能使自己自立自强,还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懂得了这些教育理念之后,我细心地捕捉小翔身上的闪光点,每当做值日或大扫除时,他总把手举得高高,争先恐后,不怕脏,不怕累;讲古诗时,我建议学生回家找找有关古诗的书,多读读,结果第二天,他就带来了一本精美的《儿童学古诗》,说让大家看;讲“万以内数的认识”,需要用计数器,有些同学买不着,他主动帮着买……渐渐的,我发现他的本质并不坏,他身上有许多优点,我适时地表扬他、鼓励他,他学习的欲望愈发强烈了,违纪行为越来越少,上完课经常主动擦黑板,帮我收拾教学用具。这时,我真正理解了罗丹这句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这以后,小翔的行为问题虽偶有反复,但我始终以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他,和他一起分析事情的原委,耐心教育,并天天与其父母交流孩子在校的表现,点滴进步,并指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利用下班后或假期到他家家访……逐渐的,小翔变了,由原来老师必须寸步不离的看管变成老师不在,也能安心学习、正常娱乐了,看到他的进步,我从心底里呼吁同行们: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宽容与关爱,多运用一些教育的技巧,你就会看到希望!


    上一篇:以学生为本,打造特色班级[ 03-16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