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打造特色班级
摘要:
班级特色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班主任的精心设计和用心培植,需要通过在班级各项活动中有意识的渗透和积淀。以学生为本,立足班级特点,寻找科学依据,进行特色管理;放眼学生发展,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开展特色活动,依托学校德育的大背景,创造性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班级生活,促进班级文化特色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 科学管理 文化特色
正文:
每学期,学校都要进行先进班集体,特色班集体的评选工作,这一工作是为了调动老师及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劲头,也有效促进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水平上的提高。尤其是特色班集体的评选,给了更多班级争先的机会,也为打造班级特点,发展学生独特个性创设了条件。
说到班级特色,从广义上讲,应该指的是班级的管理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特色,班级开展的特色活动等诸多方面。无论哪一方面的特色,其宗旨就是为了培养有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怎样打造一个特色班集体,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感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 立足班级特点,寻找科学依据,进行特色管理
作为班主任,我们所管理的班级是形形色色,各有特点,因此班级管理模式不能为宜,要立足于班级特点,进行特色管理。
这几年我所接手的班级各有特点,有聪明散漫式的,有一盘散沙式的,也有沉稳有个性式的……面对哪一种班级,作为班主任都要先了解班级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有效管理。
我曾经接手了这样一个班级,班里二分之一的男生都有打架骂人的习惯,且是家常便饭,打起架来脸红脖子粗,骂起人来,国骂算是文明的了。除了这些孩子,还有逃学的,以强凌弱,心理有问题的。面对这样的集体,让我想起了80-15-5法则。
曾有教育家、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典型课堂中的80-15-5比例。其实不仅在典型课堂中有这样的比例,在班集体里也存在80-15-5现象:80%的学生能根据集体的需求自我管理,很少违反要求。15%的学生会与集体的要求背道而驰,周期性地违反要求。还有5%的学生是经常性的违反者。
面对这一规则,班主任就要具备多种行为管理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1、清楚80-15-5法则,与学生搞好关系
有人说: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对于集体中有自我管理能力的这80%的学生,由于其自律性强,老师很容易与这些孩子联络感情,师生关系自然趋于和谐。相反,对于另外20%的孩子,由于其自身特点,老师可能会对其经常性的批评,而且在批评的同时,老师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反感的情绪。但是,对
在我们清楚了80-15-5法则后,我认为老师首先要和那20%的孩子联络感情,搞好师生关系。
在这个班里,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们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面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正确对待,不是表现的满不在乎,推卸责任,公然抵触,就是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而心中默默对抗。他们
怎样才能与这些孩子拉近距离呢?对于这些孩子,师生间的交流不能仅停留在批评教育上。而是要投其所好,经常和他们交流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些孩子喜欢打篮球、踢足球,我就给他们讲法国球星齐达内因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而在世界杯的决赛上犯规,导致中途被罚下场,最后无奈的离开自己足球生涯中的最后一场比赛。我还讲姚明的故事,讲田径赛中对于抢跑的处罚规定,以此告诉孩子们学会克制,学会交流,学会遵守。这些孩子没想到,一个女老师,对体育也这样感兴趣,不由得和我亲近了起来,甚至在他们打篮球的时候,还邀请我加入。
另外,微笑也是个法宝。即使在严厉批评学生之后,也不要忘记送上宽容的微笑,或表示理解或表示信任,让学生感到你要帮他的急切心情……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认识到了只有真诚,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心,因为孩子是很容易被感动的。只有搞好师生关系,才能使自己的教育顺利实施。
2、根据80-15-5规则,制定恰当评比制度
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通常采取大排队式的评比或小组之间竞争式的评比。但往往会出现这种局面:优秀的孩子与落后的孩子差距越来越大,优秀的孩子因为总能遥遥领先,到评比中期,就不再看重自己的成绩;而落后的孩子会因为对手太强大,“赶英超美”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也不再受评比制度的约束。因此,这样的评比就失去了教育意义。既不能保护和支持80%的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也不能控制那15%的学生给集体带来的副作用,同时又把那5%的学生逼上绝境。
规章制度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起来的,旧的评比制度不适应班级管理的需求,就要制定新的,有实效的评比制度。因此,我根据80-15-5的法则,出台了寻找竞争对手式的评比制度。就是让学生在班级内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一名竞争对手,竞争内容也是根据自身需要努力的方面来制定,然后每周评选一次周季明星,竞争成功者就成为周季明星的人选。每月进行一次总结,评出月季明星。这种评比办法的好处是:由于竞争目标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每个学生努力的方向既明确,又可望而可及。这样,不仅能满足80%学生的需要,又能使15%的学生减少周期性的违规表现的次数,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还能有效的控制那5%的学生,使其由他律转化成自律。
80-15-5法则为我们的管理提供了方向,并不是让我们给学生贴上标签,因此,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教师无论是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拉近心灵距离,还是制定的恰当的评比制度,目的都是使学生有获得成功地希望,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习惯。
像这样的教育法则还有很多,我们的管理手段也有很多,无论怎样,都要立足本班的班级特点,进行有效管理,这样的管理才有班级特色,避免千人一面,也就是说,班级的发展要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二、 放眼学生发展,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开展特色活动
班集体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对学生的思想导向、道德规范、信念追求、行为取向等起着不可估量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借助这一平台,放眼学生的发展,通过开展学生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各种特色活动,来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1、开展特色的文化活动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我们民族的财富。这笔宝贵的财富正是我们少先队员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和现当代的优秀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
我们利用晨读、中午等时间,开设了“趣味沙龙”,“班级讲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让他们自小就扎根于祖国的文化传统之中,让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利于其人格的发育,提高鉴赏能力。
如今,旅游热逐渐高涨,抓住这个契机,开展“我眼中的锦绣中华”演示文稿展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美,懂得美好的生活就像温暖的阳光一样与我们不离不弃,从而学会享受生活,享受阳光。
奥运来临之际,我就号召学生在“班级讲坛”中讲奥运故事,介绍奥运健儿,使学生明白风雨之后的阳光更璀璨。
当汶川发生地震之后,在“班级讲坛”中,同学们又针对汶川的消息进行了演讲,声情并茂的讲述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
2、开展生活化的活动
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曾经提出:“儿童将来要参与社会生活,现在就该投入社会生活。教育不应只是生活的准备,教育本来就应是生活,是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因此,少先队活动理应与学生的生活链接,把教育过程还原为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
本着这一理念,结合大队开展的 “红领巾义卖”活动。在中队开展“我为义卖出谋划策”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义卖的实际意义,使队员们学会传递爱心,懂得播撒阳光。
首先,让孩子们明确义卖所得的最后归属是捐给“红十字会”,并要求队员们了解“红十字会”所发挥的作用。接着组织队员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处罚管理条令》等相关知识。由队员出任经理、会计、收银员、导购员、维权员等。在义卖会现场,队员们一丝不苟地自己设计展台,津津有味地自己设计广告语,千方百计地招揽顾客,宣传自己的卖品。
在活动中,队员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所带来的困难和乐趣,由于创设了不同的生活情境,使队员们对义卖活动充满好奇,也情不自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使活动圆满完成,达到预期效果。同学们把所有商品销售一空,甚至连自制的海报也被收藏爱好者购买。整个义卖活动,不仅使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队员们无私的爱,让队员们懂得了播撒阳光的重要,也享受到了传递爱心所带来的愉悦。
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感到集体生活的丰富,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这些特色活动,为学生们搭设了锻炼自身综合能力,展示自身才华的平台。
综上所述,班级特色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班主任的精心设计和用心培植,需要通过在班级各项活动中有意识的渗透和积淀。因此,班主任应该根据班级各方面具体情况,依托学校德育的大背景,创造性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班级生活,促进班级文化特色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