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教育教学>> 教学动态>>基于互为载体的课程整合实验的再认识

    基于互为载体的课程整合实验的再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今天已不是流行话题,这种整合形式中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已经被广泛认同。但在多数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往往仅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在整合的思维意识上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

    五一小学“课程整合 自主排课”课程改革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信息技术教学路在何方?恰在此时,五一小学有幸参与到北京市中小学地方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项目中,在项目组的带动下,通过北京市主题教育“毒品预防教育”与海淀区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实验,使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老师们对课程整合有了深刻理解,为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北京市地方课程整合、与学科德育课程结合,形成具有五一小学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第一阶段实验回顾

    信息技术教研组成立于我校如火如荼的开展“课程整合 自主排课”实验之时,致力于五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具有三大优势:首先,受到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其次,信息技术组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并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再有,信息教室硬件齐全、先进,学生来源基础好,因此完全可以形成具有五一特色甚至海淀特色的校本化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研究中我们发现,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些其他课程均有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较少,不足以支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的时间、物质条件差异也较大。二、北京市地方专题课程包括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毒品预防教育、安全应急与自护、我爱北京、北京精神、学做志愿者等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普遍面临缺乏专业教师、被挤占现象较多、评价方面匮乏等问题。三、有些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内容,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载体,可更深刻提升学生理解,将教育活动做实。

    基于此,我们开始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北京市地方专题课程整合的实验,在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教师课堂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同时将整合实验的内容扩展到一门完整的课程。这样可以以贴近学生身边的问题作为信息活动载体,扩展技术能力操作,实现技术在学习中有价值使用,从而逐步培养信息素养。在实验中,我们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与专题课程的整合、与学科课程、德育课程结合的方式,以专题、学科、德育课程内容作为驱动任务学习载体,从内容、课时两方面进行整合实验,学生对专题课程的学习成果以计算机作品的方式呈现,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包括对专题课程的学习评价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评价两方面。

    学生利用两门课程的课时同步学习两门课程,以课程内容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可以达到超过原课时的学习效果。

    根据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进度,配合专题课程的课时,我们确定了实验方案和结合点。依据五一小学学生实际需求与学生特点,编写了五一小学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六册。在实际教学实验中发现,学生除了能够完整地表现学生对专题学习的认识以外,在交流上也具有很大的便利性。通过在计算机教室中对他人作品的浏览、评价,可以比较方便地让学生互相了解同伴的学习状况,同时,也给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内容,让教师可以在专题知识认识全面性、深入程度、学生个人思想认识的形成等方面进行考核;也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意以及学习过程等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方式,从学生认识的广度、学生表现的深度、学生交流的便利性、教师评价的综合性方面,均体现出了很好的互相提升,在二者互为学习载体,共同整合实施过程中,能够起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第二阶段实验再起航

    任何改革试验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教育改革也是如此。随着教改的深入,我们迫切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理论指导,来为我们答疑解惑。在科研室的帮助下,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王凯主任来我校进行指导,明确了信息技术学科进一步发展提升的方向。受益有三:

    一、明确学校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定位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

    基于信息技术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任务,通过获取、加工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的意识能力培养,实现在学生学习、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发展的目标。我校进一步明确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变革课程体系。

    二、我校信息技术整合实验的阶段定位

    原有的信息技术教材,没有具体的内容作为载体,也可以说缺少固定科目作为载体。我校将息技术与北京市地方课程整合、与学科德育课程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并编写了相关校本化教材,积累了一些教学资源,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由无到有的跨越,已经走在了课改的前沿。现在,力争要用完整的教学情境将两门课程紧密联系起来,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并相互促进来达成目标,进行从有到精的实验跨越。

    三、基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平板电脑已进入千家万户,经调查,五一小学学生家庭拥有IPAD平板电脑率为83%以上,并能熟练使用。基于此,应立足于学生实际,在信息技术课中,进行基于网络的学科学习方式及途径的变革研究。

    通过半天的指导,为五一小学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做最大的提升已深入老师心中,王凯主任为我们理清的思路,还需要我们所有信息技术老师去深刻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一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一日


    上一篇:北京市英语教研员亲临我校指导英语课改方案培训[ 09-25 ]
    下一篇:携手同行 共品职业幸福[ 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