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对外交流>> 媒体视角>>山不争高自成峰

    山不争高自成峰

    ——访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校长陈姗

    □ 李琴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地处北京市西部海淀、丰台、石景山三区交界处,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厚重文化积淀的优质学校。近年来,五一小学合并了周边两所小学,硬件设施全面改造,在艰苦“蜕变”的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被誉为京西小学教育的一颗明珠。

           作为这所学校的领军人物,陈姗校长却总是非常谦虚,她总说该做的事情还有许多,山不争高自成峰,水善下流便成海。凭着这股“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意识和追求精神,八年多的时间里,她埋头苦干、潜心办学,以大毅力和大智慧带领五一小学走过艰难的爬坡期,进入发展的辉煌期。

     

    领航方向

    实施“三步走”战略

     

            陈姗对海淀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自小在海淀接受教育的她,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海淀区太平路小学工作了16年,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学副主任。1997年,她成为五棵松学区副校长,曾领导五棵松学区在强手如林的海淀区获得全区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12月,陈姗调任五一小学校长。

           始建于1954年的五一小学,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团职以上干部子女寄宿制学校,在社会上已积淀了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前任校长对时年39岁的陈姗提出希望——“五一小学的旗帜不能倒”,要强的陈姗则承诺:“我一定会让五一小学的旗帜高高飘扬。”

           然而,此时的五一小学正面临着发展的转折期:为了发挥五一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海淀教委决定将临近的原永定路一小、永定路二小并入五一小学统一管理。20027月,三校合并完成,新的五一小学占地近百亩,有师生员工4000余人,教学班92个,成为当时海淀区规模较大的小学之一。规模办学给五一小学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一校三址,人员众多,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环境、接受不同管理的多名师生急需统一步调、稳定局面。如何让简单的三个一相加变为实际意义上的强大整体,成为当时学校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陈姗清楚地知道前面的道路困难重重:三校合并旨在更好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但若磨合不好,反而会导致老五一学校精神的稀释,学校文化发展的断裂以及整体办学质量的下降;三校合并虽然迎来了硬件设施全面改造的大好机遇,但若不能及时落实,就会把学校变成一个旷日持久的大工地,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面临人员要稳定、硬件要改善、内涵要发展等纷繁复杂的情况,陈姗认为不能急于求成,要分清主次,优先排序。她逐步引导学校实施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以三校合并为契机,进一步做好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第二步,以整体改建为契机,用硬件设施和设备的整体改进,进一步带动学校的内涵发展;第三步,以规范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大家描绘了一个共同愿景,凝聚了人心,提高了士气。目前,学校已经顺利迈出前两步,并进入到以文化建设促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五一小学这艘“航母”的领航者,陈姗不仅为学校发展指向,更身先士卒,用行动为全校师生树立榜样。硬件设施改造是件耗费心思的事情,教学专业出身的她没有置身事外。“事不做则已,做了一定要做好。盖一栋教学楼,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对学校的发展负责,对今后的半个世纪负责。”追求完美的陈姗在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的同时,多次与设计施工单位沟通,验收时更是严格把关,小到开关盒都不放过。施工单位的负责人禁不住叹服:你们校长真厉害,把问题都给指出来了。现在,楼楼相连、层层贯通、色彩明快、落落大方的新楼已经成为五一小学的象征,来访者无不交口称赞。

     

    和谐管理

    营造良好氛围

     

           为了把来自三所学校的人、财、物整合为一个强大的整体,使新的五一小学成为一所标准统一、制度完善、运作规范、沟通顺畅、价值共享的学校,在学校管理中,陈姗采取了制度导向、文化带动、科研引领和人文关怀的管理策略,努力在合并、磨合、融合进程中唱响“和谐”主旋律。

           “对五一小学来说,规范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更是促进师生相互了解、相互磨合,进而达到统一步伐,面向未来主动发展的一种保证。”陈姗和她的团队利用三校合并后的第一个暑假,在适合三校合并的实际需要前提下,将原三所学校的管理制度整合在一起,为细致、有序、全面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所有的管理目标都需要通过干部和教师的工作来达到,所以,领导力不是领导者的专利。每个人都有领导力,只是发挥领导力的范围、方式、对象有所不同而已。”陈姗对“领导力”有独到的理解。所以,五一小学的重大决议必定要经过行政班子讨论、教代会通过,在这种平等对话和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中,干部教师融为一体,教职员工真正成为了学校的主人。

           现代社会,人文关怀已成为领导者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学校的管理中,校长应具备两面性。在制度面前是铁面无私的判官;在人性面前是虔诚的信徒。”陈姗认为人文关怀的本质内核在于一个关键词——尊重,而校长的重要职责,就是充分了解教职员工的优势专长,使人人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获得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陈姗校长不是常把表扬挂在嘴边的领导,而是在心里惦记着老师的事情和发展。哪位教师或教师的家属病了,她总是亲自带队探望,有时帮助联系医院和医生,解决教师子女的入园、升学问题,为有困难的职工及时送去一份关爱……老师们与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为了优化教育要素,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追求最佳办学效益,2007年陈姗果断提出,学校管理模式必须进行实质性变革,变纵向管理为横向管理,即扁平式管理——各行政人员除担任本部门的相关工作之外,每人还要兼任一个年级(或科任学科组)的全面管理工作,对本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负责。各年级则成立以年级负责人为引领,以组长为核心,全体组员参与的年级管理体系。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横向管理缩短了管理层与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垂直距离,拉近了人与人特别是干群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对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提高教职员工的幸福指数,加快五一小学科学化发展进程,都起到了助力的作用。

     

    抓住根本

    提升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宝。如果是钻石,他们折射出的光芒,璀璨而明亮,但需要慧眼去发现;如果是精美的工艺品,他们将赢得赞誉和效仿,但需要精心去养护。”陈姗坚持“以培养人才为动力,吸引人才为活力,不拘一格用人才为凝聚力”的管理策略,关注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需求,搭设不同层次的历练平台,帮助每一名教师找准自己的职业生长点。

      “‘打造独特鲜明的品牌形象’,中坚力量是学校的骨干教师。”陈姗注重提升骨干教师队伍的带动力,她在学校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名师工程,做到选准目标,知人善任,创设机遇,搭设平台,凝炼一支朴实无华、精诚敬业、富有爱心的骨干教师队伍。

      在具体工作中,五一小学通过成立“骨干工作室”,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凝聚、引领作用,带动起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熟;通过成立“专家导师顾问团”,盘活资源,借力登高,使骨干教师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了崭新的认识;通过实施“名师工程”,促使部分优秀教师加强学习、历练本领,逐步走出了自身发展的高原期。

      “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需要经过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和丰富多样的实践锻炼。”陈姗致力于提升青年教师队伍的生长力,并在学校内采取跟踪指导、师徒帮带、放手挑担等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

      尤其是“师徒结对活动”的开展,对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五一小学已有近40位优秀青年教师,通过不同级别的学徒实践,进入到骨干队伍的行列,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今年,学校新一轮师徒结对活动又开始了,共有30位各级骨干教师和34位迫切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结为师徒关系。学校还聘请了郭为民、武琼等专家作为部分优秀教师的导师,使这项活动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学校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学校发展要与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相结合。”陈姗意识到人的发展根本上要靠动力,因此要把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的制定相结合,通过目标驱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通过“我的教学专长”、“今日教学之星”、“走进学生心灵”、“关注特需生”等多方面的理论、实践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整体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了师资保障。

     

    奠基人生

    践行素质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作为五一小学这艘“航母”的创始人和领军者,陈姗明白思想领导力的重要。在充分总结五一小学办学传统和办学特点的基础上,她明确提出了“奠基教育”的理念——为每个孩子走向成功奠基。

      “奠基教育的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坚持把良好的道德、健康的身心、学习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人生最基本的发展要素,始终坚持用‘厚德、乐学、健体、奋进’的校训指导我们的教育和学习行为。”陈姗这种返璞归真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识,他们认为这一表述用最质朴的语言最直接地道出了基础教育的真谛。

      “小学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千万不能让孩子一到学校就紧张、恐惧。”陈姗致力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让师生能和谐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陈姗与德育干部共同构建了五一小学“德育层次管理实施目标体系”和“养成教育层级管理目标细化指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每年强化一个训练点,滚动向前,到小学毕业时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将学生培养成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阳光少年。

      “五一小学学生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也比较高。”这是许多中学对该校毕业生的评价,赞誉凝结着五一小学全体教职工的智慧与汗水。以学习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五一小学制定出学生“学习能力系列培养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各学科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这使教师在工作中有了依据和标尺,实效性大大提高。同时,学校开设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科技教育、体育健身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无线电、航模等140多个兴趣小组,学生全员参与到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之中。

      “学生真正的健康是具备健壮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符合规范的人际关系。” 陈姗十分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五一小学全面改建期间学校一直没有操场,但学校从没因此削减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常规训练、兴趣培养、特长发展一个都不放过。同时,学校不仅从硬件设施上保证心理咨询室的使用,还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师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研究小组,开展多种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其实,一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陈姗本身也是多才多艺,她歌唱得非常好,而且擅长打篮球。可是,为了推动五一小学走过“爬坡期”,她无暇发展自己的兴趣,甚至冷落了自己的家人尤其愧对儿子。不过,陈姗笑言即使换一个工作岗位,她也会这样劳碌,因为她就是这种责任心“过剩”的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目前,勇往直前的陈姗正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借助区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和学校文化创建两个项目研究的契机,建设学校文化,突出学校特色,引领五一小学这艘“航母”走向深远。


    上一篇:校长领导力影响学校发展[ 04-09 ]
    下一篇:苦干实干的“完美主义者”[ 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