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五一名师在行动(四)--语文学科渗透劳动教育课堂实践

    五一名师在行动(四)--语文学科渗透劳动教育课堂实践

    金旭名师工作室活动

    6月30日,金旭名师工作室召开了“语文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课堂实践”为主题的交流活动。

    在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指向下,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被提升至一个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语文教育也必须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加强渗透劳动理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意识与品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意识。因此,金旭工作室将本学年的研究主题确定为“语文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课堂实践”

     

     

    金旭老师做工作总结

    本学期工作室在研究过程中达成的共识:将劳动教育渗透在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内容,在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劳动在语文学习中的渗透,应当从以上两方面入手。

    在阅读方面,应在课文讲解中穿插劳动教育讲解。小学语文的教材中的,有大量的文章存在劳动因素,如许地山的《落花生》,冯骥才的《挑山工》等,这些课文本身就蕴含了劳动的因素。因此,教师需要结合需要,在讲解课文中渗透劳动教育。如《挑山工》的讲解中,教师通过PPT或视频的方式,播放挑山工挑货上山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劳动的辛苦,逐渐培养劳动观念。教师在上课中可适当在劳动方面提出启发性问题,如“挑山工的劳动给你什么感受?”、“泰山已经安装了缆车的情况下,挑山工存在的价值”等。激发学生的劳动光荣感。除此之外,结合学生在小蚂蚁种植园的劳动实践,描述劳动的场景,增加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

    除了课内文本的阅读,教师更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与劳动相关话题的名著。比如在学习《挑山工》之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让学生体悟在文学作品中渗透的劳动精神。在拓展阅读中,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让学生博采众长,促进个性化劳动观念的形成。

    在写作方面,应当启发学生融入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给出与劳动相关的命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劳动观和成才观。学生在练习习作的同时,也能够主动地思考劳动和自身的关系,反思劳动对于自己的意义和劳动的价值。这样的自觉思考,能够起到比灌输式教学更好的效果,带给学生更深刻的劳动反思与体悟。今天的活动中,就将由鲁怡然老师为大家执教习作课《我的动物朋友》。

     

     

     

    活动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工作室成员老师介绍自己的课堂实践

    朱琳

    课堂是劳动教育落地实施的主阵地。开学来,各学科都努力挖掘学科劳动教育元素的融入点,我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尝试。以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刷子李》一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三方面进行理解感悟:1.直接描写感受“奇”,体会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细节描。2.侧面描写烘托“奇”,体会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3.体会主旨感悟“奇”,感受劳动者匠人精神与劳动智慧。刷子李是中国古代匠人的代表,冯骥才通过对刷子李的奇人奇事的描写,赞美了千千万万个像刷子李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工匠精神的光芒:对工作极其热爱,对质量精益求精,相信“慢工出细活”,享受工作的过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刷子李也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的缩影。卖糖果一抓准的张秉贵、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等等,正是无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自己双手,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中国现在的辉煌。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元素,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的刷子李粉刷技艺高超的人物形象;同时,在体会曹小三心理变化的过程中,理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内心的写作方法;最后,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俗世奇人》一书阅读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与匠人精神。

     

     

    蔡孟竹

    本学期我在教材中注意挖掘劳动教育元素,例如执教的《赵州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着重于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学习课文,了解赵州桥背后的故事,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和美观。学生们通过资料库的交流分享,探析赵州桥背后所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汗水与智慧。帮助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激发学生尊敬劳动者的意识和热爱劳动以及热爱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情感。

     

     

    刘颖楠

    我有意识的在教材中选择适合学情与班情的劳动项目,开展主题学习活动,放大“课本里的劳动”。例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漫画《等着乘凉,不劳而获》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感兴趣的“种植”主题开展拓展活动。在班级中认领“种植角”,以小组为单位认领、培育植物,并且将植物的种植培育与观察记录、小记者报道、诗歌小创作等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感悟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快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郝志文

    瓜藤鲜花翠竹,房前屋后成长着的,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为我们呈现了一派和谐美丽的乡下田园生活。瓜果飘香,鲜花轮放,鸡鸭成群,庭院晚餐。淳朴的乡下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一切。时值春季,正是我们的小蚂蚁种植园翻地养土的好时候,孩子们对此次种植计划充满了期待。学习《乡下人家》,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乡下的美好情景,更能体会到劳动的美好意义,激发孩子们的劳动热情,树立积极的劳动观。

     

     

    鲁怡然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着重渗透劳动教育。以教学诗歌《清平乐·村居》为例,一是以生为本,放手让他们感受诗歌中的童真童趣。课堂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间交流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信息,从诗人的视角品读出了农村夏日生活的场景,镜头定格在可爱的童孙们身上。二是想象中理解诗词,让学生领悟诗歌中的劳动场面。接下来,我引导学生从诗词的整体入手,将其想象成一幅画面或者一个故事,描述出农村生活的剪影,反映出春日农忙时生机、有情趣的一面。三是课内外有效衔接,联系生活,感受劳动的幸福。教学中,我让学生积累了一组“劳动”主题的诗词,让学生感受在劳动中享受生活,在劳动中诠释美丽人生。

     

     

    第二部分——鲁怡然老师的课例分享习作课《我的动物朋友》

    这节课鲁老师落实了语文要素的培养,让学生结合阅读教学的收获,体会到作家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之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生的选材中,有的体现了在劳动过程中,对不了解的动物产生了喜爱之情。例如一位同学写七岁那一年的暑期,在伯伯家的田里玩,看到一头辛勤劳动的牛,牛的身上套着厚重的犁。休息时我赶到牛的身旁,给它扯了好多它最喜欢吃的青草,我一边喂,一边摸摸这里,摸摸那里,很快我们变成朋友了。给它取名字叫牛黑强,它听了竖竖耳朵,摇摇尾巴,睁大眼睛,望着我它开心的叫了一声,此后以后,我一喊它,它就哞哞的回复。同学们在评议时,一直认为这个选材特别新颖,生活在城里是难得有这样的体验。

    这节课体现了在写作练习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识,教师在选材、立意等方面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劳动观和成才观。学生在练习习作的同时,也能够主动地思考劳动和自身的关系,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带给学生更深刻的劳动反思与体悟。

     

     

     

     

    这次活动特邀了语文学科冯蕾主任参加,冯主任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特别是工作室的主题落实到位,真研究,真实践,有收获。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希望,继续进行扎实的研究,固化成果。此次活动使每位成员老师有了新的思考,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有更大的提升。

     


    上一篇:看五一灵动少年 华容道巅峰对决——五一小学华容道终极pk赛[ 07-08 ]
    下一篇:五一名师在行动(三)-- 精心设计活动促数学素养提升[ 07-05 ]